<p id="clhzv"><del id="clhzv"></del></p>
    <acronym id="clhzv"><strong id="clhzv"></strong></acronym>
  1. <li id="clhzv"><ruby id="clhzv"></ruby></li>
    <table id="clhzv"></table>
      <table id="clhzv"></table>
      產經新聞網
      產經新聞網
       北京時間:      熱線:15011129287 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免费av网站

      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產經論壇 >> 閱讀文章

      從百億企業家萬新良的涉黑辯護詞看執法的兒戲

      2020-08-31 13:56:19 作者:佚名 來源:北京新報  
          認識萬新良是在三年前的一次朋友聚會上,他皮膚白皙,溫文爾雅。那天他給我的印象極好,朋友也介紹說他已是百億身家,在常州是頂天立地的人物。誰曾想一年后,他竟然以涉黑罪名,被限制自由。我當時感嘆人世的無常;還問朋友說,是不是執法部門把案子辦錯了。
          果不其然,就在前幾天,常州微信朋友圈子里就瘋傳出萬總的一份涉黑辯護詞。這份辯護詞內容充實、邏輯嚴密、入情入理。不但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闡明了萬總構不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而且就涉案財物的處理也提出了相關意見。我立感大快人心,同時對執法的兒戲,我愈加深惡痛絕。于是,對于這份辯護詞,我便又深耕細讀了一次。我發現,至少從三個方面能看出,執法機關在萬總相關涉黑的案件中,已經不僅僅是兒戲了,而是失職、瀆職、徇私舞弊。
      從百億企業家萬新良的涉黑辯護詞看執法的兒戲
      所謂的功臣龔建良涉嫌惡意舉報為何不查
      辯護詞中有這樣一段話:由于龔建良與萬新良因債務糾紛積怨很深,他在2017年11月就向有關部門舉報萬新良是黑社會,并通過有關報紙、網絡制造輿論。從刑事案件被公安機關初查到立案再到邊控有關人員的一般工作流程分析,我們有理由認為,龔建良是萬新良被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立案偵查的功臣。遺憾的是,龔建良這些導致萬新良被立案偵查的舉報信,自以為向社會和有關機關爆出了猛料,但是,舉報信中這些猛料,沒有一件被檢察院寫進指控萬新良涉黑犯罪的起訴書。也就是說,龔建良用了一些完全不屬于違法犯罪的事實,把萬新良告成了“黑社會”。這是一個非?膳碌膼阂馀e報,每個企業家、每個國家工作人員都可能因這種惡意舉報面臨刑事風險,值得法庭關注和查實。
      這段論述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那就是“舉報信中這些猛料,沒有一件寫進指控萬新良涉黑犯罪的起訴書”。這就是說,龔建良所謂的舉報都是虛構的,或者是證據不足,或者根本就是為了構陷萬總。如此惡意舉報,竟然沒有引起相關執法部門的重視,這讓民眾怎么想?
       
      從百億企業家萬新良的涉黑辯護詞看執法的兒戲
      萬新良、張臘生本是同案,因何分案辦理
      辯護詞中指出,張臘生深度參與了起訴書指控的組織內犯罪和其他多起犯罪,但張臘生卻另案處理,未被公訴機關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起訴,僅涉嫌惡勢力犯罪。對比張臘生和萬新良的事實,倘若張臘生都不構成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萬新良更不應當構成該罪。
      具體而言,對于起訴書指控的“地下放貸業務”,起訴書指控萬新良團伙放貸交易金額達15.3億元,其中張臘生團伙放貸就占了9億,占比達到百分之六十。張臘生個人放貸,不僅放高利貸,還采用暴力手段催收。張臘生的犯罪手段、犯罪數量、暴力程度、危害后果以及在犯罪團伙中所起的作用,明顯在萬新良之上。若張臘生團伙僅構成惡勢力,全部是軟暴力手段的萬新良團伙,更不應當被定性為黑社會性質組織。
      萬新良、張臘生本是同案,把張臘生分出去,辦成涉惡,卻獨把萬總辦成涉黑,這公平嗎?或許相關執法者另有深意吧!
       
      從百億企業家萬新良的涉黑辯護詞看執法的兒戲
      沒有保護傘,怎能草率定性黑社會
      辯護詞中還指出:黑社會是在保護傘的庇護下逐步成長起來的?梢哉f,有黑社會,就有保護傘;沒有保護傘,黑社會不可能形成。為了打擊黑社會保護傘,我國刑法專門規定了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但是,本案中,至今為止,沒有國家工作人員涉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被起訴。起訴書指控萬新良腐蝕、拉攏謝國勤、王海、巢軍等國家工作人員,以支持組織的生存、發展和壯大;指控相關事件中,時任常州市新北區區長的張東海放任萬新良等人采用違法犯罪手段暴力索債。但是,根據12309中國檢察網公開的起訴書,謝國勤、巢軍、張東海均只是因受賄罪被提起公訴,并沒有被指控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也沒有被把控徇私枉法罪或濫用職權罪。因此,本案不存在保護傘。
      沒有保護傘,哪來黑社會?相關執法機關對于萬總違法行為的定性也未免太草率了吧!請在法律的框架內找出保護傘以后,再對常州市著名的企業家采取相關措施。
      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公道自在人心。是紅的,終究要照亮天際;是黑的,終究會被人們唾棄。也許真相由于人為的掩蓋和保護,會暫時遮蔽我們的雙眼,而我們堅信,正義和公平依然存在于我們眼前。
      “案件終身制”是一把利劍,該查的不查,該追的不追,或許能瞞得一時,但并不代表能瞞一世。法律是那么神圣和威嚴,我們有何理由讓執法成為兒戲?
       
      來源:北京新報
      原文鏈接:http://www.w0rkercn.cn/gundong/812.html?1598799375

      文章評論

      現在有0人對本文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信箱    版權聲明    招聘信息    廣告服務   
      版權所有:產新網    京ICP備14039322號